专业水溶肥直采网 帮您选出好肥料
柑橘黑点病的为害特点、发病条件和防治技术
柑橘 植保百科

柑橘黑点病是柑橘生长过程中常见的一种病害,严重影响了果实的外观品质,给农户们造成了极大的经济损失。因此,农户们必须加强对该病的防治措施。本文为大家介绍了柑橘黑点病的为害特点、发病条件和防治技术,供大家参考。

柑橘黑点病的为害特点、发病条件和防治技术

一、病状与为害特点

1.果实症状。果实在谢花后至果实整个膨大期均可发病,表面形成褐色或黑色点状、线状、曲线状、环形或不定形的硬胶质小粒点,病菌浓度高时病斑呈泥块状或泪痕状。在我国大部分柑橘产区,8月上旬感染的前期症状,病斑大,隆起,周围木栓化;8月中旬以后感染的后期症状,病斑小,略凹陷,因后期病原菌数高,对果实品质影响大,梅雨季(6月中旬至7月中旬)和秋雨季(9月上中旬)是感染高峰期。成熟果实发病始于蒂部或伤口,初为水渍状,病斑淡褐色,后变暗褐色,扩展后边缘波纹状。贮藏期果实发病称为褐色蒂腐病。果实内部腐烂的速度比果皮快,当果皮病部扩展到l/3-1/2左右时,果心已全部腐烂,故又称“穿心烂”。

2.枝梢症状。新叶和新梢上发病开始产生透明退绿的针状小斑点,以后形成类似果实表面的褐色或黑褐色硬胶质小粒点。枝条上表现流胶型或干枯型症状。甜橙、温州蜜柑等品种在暖湿季节表现流胶质型症状,病部组织松软,呈灰褐色,渗出褐色胶液,并发出恶臭,当天气干燥时,病势发展缓慢,病部逐渐干枯下陷,皮层开裂剥落,木质部裸露,形成隆起的疤痕。早桔、本地早、南丰蜜桔和朱红等品种常表现为干枯型症状,病部皮层呈红褐色,干枯略凹陷,病健交界处有一条明显的界线,当高温高湿时也会流胶。

二、发病条件

病菌在柑橘枯枝上增殖,形成孢子和子囊孢子。罹病枯枝是主要侵染源,一般集中在5-9月发生,高峰期是6-7月,约占年罹病枯枝发生量的60%左右。夏季发生的枯枝约90%成为保菌枝,形成9月份的传染源,枝条干径越大,含菌率和孢子溢出率越高。生理落果比较多的橘园,果梗枝枯死后就成为侵染源,往往发病较重。如果把修剪下的粗枝条放置在柑橘内,就会成为重要的传染源,产生的子囊孢子可远距离飞散,子囊孢子的致病力比性孢子强。随降雨飞散的孢子附着到新梢或生长期果实的表面后,就萌发菌丝侵入。孢子侵入到老熟枝条和果梗上会诱发树脂病,侵入到枯枝上就会增殖形成新的侵染源。

降雨会诱发孢子的形成、飞散和萌发,一般雨水多,尤其是长期阴雨会加重发病。果园坐南朝北、被高山遮光或防风林树木过高的阴湿园,通风透光性差,易产生枯枝,湿度高,易发病。老龄园、枯枝多的密植园,整枝修剪差或偏施氮肥的橘园,树冠内部光照通风条件差,易发病。严寒冰冻会加重枝条流胶型或干枯型症状产生。

调查中还发现,管理粗放或者失管的果园由于树体老化,树势弱,抗病力差发病也较严重,病虫害发生重的果园发病较一般果园发病严重。

柑橘黑点病的为害特点、发病条件和防治技术

三、防治技术

1.农业防治。①消灭侵染源。及时剪除枯枝,尤其是要剪除属于重要传染源的粗枯枝,并带出园外烧毁。②改善环境。改造老龄园、枯枝多的密植园、整枝修剪差的园,增强树冠内部的通风透光条件。③合理施肥。要增施有机肥,氮、磷、钾比例应控制在2:1:2,不宜偏施氮肥。同时要注意加强果园管理,做好抗旱、防冻防寒。覆草防旱,若连续干旱15天以上,及时灌水湿润土壤。寒流来临前的中午速灌速排适量水分湿润土壤,橘树基部培土保暖。夏季枝叶较少的橘园或易受冻的橘园用生石灰0.5千克、硫磺0.1千克、水3-4千克和食盐20克调匀后用于主干涂白。

2.药剂防治。选择有效药剂和掌握关键喷药时期,果实和新梢在谢花后开始发病,应在4月底至5月初喷施第一次药剂。防治果实和枝梢黑点病,可选用安泰生(70%丙森锌)500倍液、75%百菌清800倍液、77%氢氧化铜600倍液、70%甲托基布津800倍液或50%多菌灵600倍液等均有较好效果。防治主干和枝条上的病斑,先用利刀刮除病部组织,再用75%酒精或10%纯碱水消毒后再涂1:1:20波尔多液或常用杀菌剂30-50倍液保护伤口,伤口宽度达到主干或枝条周长1/5以上的须用薄膜包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