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水溶肥直采网 帮您选出好肥料
柑橘树脂病危害症状、发生特点和防治措施
柑橘 植保百科

近年来,柑橘树脂病危害日趋严重,特别是近几年推广完熟采收、设施栽培、树势中庸管理等一系列提高橘果内在品质的技术措施后,橘果的内在品质明显提高,但也造成了柑橘树势趋弱,特别是遇到台风、冻害、幼果期连续多雨等灾害性天气后,会导致树脂病特别是果实的黑点病大范围发生,严重地影响了柑橘的外观品质、树势。现将其危害症状、发生特点及防治措施总结如下,以供参考。

柑橘树脂病危害症状、发生特点和防治措施

柑橘树脂病危害症状

柑橘树脂病俗称“烂脚病”。此病主要危害枝干、果实、叶片和嫩梢,在枝干上发生的称树脂病或流胶病;在幼果、叶片和嫩梢上发生的称黑点病或砂皮病;在成熟果实和贮藏果实上发生的称褐色蒂腐病。一是流胶型和干枯型。流胶型最初病部呈现灰褐色水渍状,组织变松软,皮层上有细小的裂纹,接着渗出褐色胶液,并有类似的酒糟味。高温干燥情况下,病部逐渐干枯、下陷,边缘皮层干枯坏死翘起,死皮脱落,木质部裸露。干枯型病部无显著流胶现象,皮层为红褐色,干枯略下陷微有裂缝,但皮层不很快脱落,病、健部交界处有1条明显隆起的界限。2种症状病菌都能透过皮层侵染木质部,使木质部变成浅灰褐色,并在病、健交界处形成1条黄褐色或黑褐色的痕带。病斑表面或表皮下密生黑色小粒点(即分生孢子器)。二是砂皮或黑点型。叶片、新梢及未成熟的果实受害后,表面产生许多散生或密集的黄褐色或黑褐色硬胶质小粒点,手摸有粗糙感,像黏着许多细沙,故又称砂皮病。三是褐色蒂腐病。主要危害成熟果实,以贮藏期较多。首先从果蒂产生小渍状圆形褐色病斑,随后病斑扩大,向脐部发展,边缘呈波纹状,果心腐烂比果皮快,当果皮1/3~1/2腐烂时,果心已全部腐烂,故又叫“穿心烂”。

柑橘树脂病发生特点

该病病原菌为一种子囊菌,以菌丝和分生孢子器(病部小褐点)在病树组织内越冬,翌年春季产生分生孢子,借风雨及昆虫传播,由伤口(风伤、冻伤、灼伤、剪口伤、虫伤等)侵入。该病发生与气候、树势等均有密切关系,台风、冻害后,枝干伤口增多,易诱发树脂病,如2004年云娜台风、2008年大冻后,加剧了此病发生。5—6月及9—10月,月平均气温在18~25 ℃,阴雨天气多,有利于病菌的活动,果实砂皮病或黑点病发病率就高,如2011年早熟温州蜜柑黑点病发病率达80%以上。老树、衰弱树、枯死枝多易感病。不同品种对树脂病的抗病性也有差异,以温州蜜柑、甜橙和金柑发病较严重,其次为槾橘、朱红、乳橘和早橘,在当地早抗病性较强。

柑橘树脂病危害症状、发生特点和防治措施

柑橘树脂病防治措施

一是加强栽培管理,增强树势,提高树体抗病力。特别要注意防台风、防冻害、防旱涝、防日灼,避免造成各种伤口,以减少病菌侵染。山地橘园,幼年树施1~2次腐熟有机肥(如猪牛栏、鸡栏、鸭栏、兔粪、饼肥等),对改良土壤、促进幼树生长很有好处。结果树则以适量增施腐熟兔粪为宜,不宜过多施用有机肥,否则会降低品质。入冬、盛夏前,将主干、主枝涂白,增强树体反射能力,减少昼夜温差,避免“日烧夜冻”,同时可杀灭多种越冬病菌及虫卵。涂白剂的配比为:硫磺∶食盐∶植物油∶生石灰∶水=0.25∶0.10∶0.10∶5.00∶20.00,先将硫磺粉与生石灰充分拌匀后加水溶化,再将溶化的食盐水倒入其中,然后加植物油和水,充分搅拌均匀,呈糊状即成。冻害来临前,在橘树树盘覆盖作物秸秆或杂草,厚度约10 cm,四周用土压实、压严,或培客土,厚度20 cm左右。早春结合修剪,彻底剪除病枝、枯枝,剪口涂保护剂,剪下的病枯枝集中烧毁。树冠、地面喷洒0.8~1.0 °Bé石灰硫磺合剂或晶体石硫合剂80~120倍液,以杀灭越冬病原菌和虫卵。果实适当早收,并剔除病、伤果实,然后包装入箱贮藏。二是刮治病斑。对已发病的树,可在春季用利刀彻底刮除病斑组织,周围超出病斑1 cm左右,并纵横划数条裂口至木质部。用新鲜的牛粪中加入70%甲基托布津50倍液搅拌成浆糊状,涂抹伤口,或用402抗菌剂或过氧乙酸等药剂,连续涂药2次,间隔15 d。三是化学防治。5月上旬花谢2/3时,用70%甲基硫菌灵600~800倍液喷1次,幼果期至果实膨大期,每隔20~25 d喷1次,连续3~4次,药剂可选用代森锰锌类等可湿性粉剂600倍液,或40%福星乳油4 000倍液,或30%显粹乳油4 000倍液,以上药剂应交替轮换使用。具体要根据5—8月天气情况而定,天气晴朗、雨水少则可少喷几次。